對於皮帶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故障必定存在其相應的原因。
為了查明故障原因,迅速採取妥當對策,我們根據故障的不同現象整理出原因及對策一覽表,以供參考。
現 象 |
原 因 |
對 策 |
皮帶底部出現斷裂。 |
粉塵或藥品粘附在皮帶上。 |
安裝皮帶罩。 |
皮帶輪徑過小。 |
更換直徑合適的皮帶輪,或將設計更改為可以使用較小直徑皮帶輪的皮帶。 |
皮帶過熱。 |
探究冷卻方法或使用耐熱性皮帶。 |
皮帶張力鬆,打滑。 |
進行適當的繃緊。 |
背面惰輪直徑較小。 |
更換直徑合適的皮帶輪,或改用內面惰輪,或不使用惰輪。 |
皮帶側翻。 |
皮帶輪校準不當。 |
妥善校準。 |
皮帶輪齒槽角度加工不良、使用過程磨偏。 |
更換齒槽角度合適的皮帶輪。 |
嵌入異物。 |
安裝皮帶罩。 |
並用多根皮帶時未使用匹配相合的皮帶。 |
更換為匹配相合的皮帶。 |
皮帶繃緊不合適。 |
進行適當的繃緊。 |
脈動負荷非常大。 |
使用Scram皮帶、聚酯V型皮帶或平形皮帶。 |
皮帶過快斷裂。 |
皮帶根數偏少。(負荷評佔不正確) |
增加皮帶根數或改用傳動能力高的皮帶。 |
嵌入異物。 |
安裝皮帶罩 |
皮帶輪徑過小。 |
更換直徑合適的皮帶輪,或將設計更改為可以使用較小直徑皮帶輪的皮帶。 |
皮帶倒面過快磨損或磨偏。 |
有粉塵。 |
安裝皮帶罩。 |
皮帶鬆緊度不足。 |
進行適當的繃緊。 |
皮帶根數偏少。 |
增加皮帶根數。 |
皮帶輪齒槽生銬。 |
除鏡或更換新皮帶輪。 |
皮帶輪校準不當。 |
妥善校準。 |
皮帶輪齒槽角度加工不良。 |
更換齒槽角度合適的皮帶輪。 |
發出雜音。 |
皮帶鬆緊度不足。 |
進行適當的繃緊。 |
存在猛然起動或停止的現象。 |
延緩起動或停止的時間,使其緩慢連轉。 |
皮帶根數偏少。 |
增加皮帶根數。 |
皮帶種類選擇不當。 |
更換為wrapped式V型皮帶。 |
皮帶非常容易打滑。 |
皮帶鬆緊度不足。 |
進行適當的繃緊。 |
皮帶根數偏少。 |
增加皮帶根數。 |
接觸角度較小。 |
在皮帶鬆弛側安裝適當直徑的背面惰輪或將設計更改為齒形帶。 |
粘附油或水。 |
安裝皮帶罩。 徹底擦除油及水。 |
皮帶出現部分燒灼或熔融。 |
皮帶輪徑過小。 |
更換直徑合適的皮帶輪,或將設計更改為可以使用較小直徑皮帶輪的皮帶。 |
皮帶鬆緊度不足。 |
進行適當的繃緊。 |
存在猛然起動或停止的現象。 |
延緩起動或停止的時間,使其緩慢運轉。 |
負荷評估不正確。 |
增加皮帶根數或更改設計使用傳動能力較高的皮帶。 |
粘附油或水。 |
安裝皮帶罩。 徹底擦除油及水。 |
皮帶振動。 |
軸間距離偏長 |
在軸間安裝惰輪。 |
皮帶鬆緊度不足 |
進行適當的繃緊。 |
並用多根皮帶時,沒有使用匹配組合的皮帶 |
更換為匹配組合的皮帶。 |
皮帶上出現摺痕。 | 保存時過度彎曲或堆積。 | 立即打開包裝,將皮帶懸吊在衍架上保存。 |
資料來源:BANDO 傳動帶綜合設計手冊 |